• Skip to main content
  • Skip to search
  • Skip to footer
Cadence Home
  • This search text may be transcribed, used, stored, or accessed by our third-party service providers per our Cookie Policy and Privacy Policy.

  1. Blogs
  2. PCB、IC封装:设计与仿真分析
  3. Ken的博客系列之二 | 千兆位串行链路接口的SI方法
Sigrity
Sigrity

Community Member

Blog Activity
Options
  • Subscribe by email
  • More
  • Cancel
SI
Chinese blog
ddr5
DDR4
IBIS-AMI
中文
SerDes
Sigrity
SystemSI
信号完整性
SI分析与建模

Ken的博客系列之二 | 千兆位串行链路接口的SI方法

16 Aug 2019 • Less than one minute read

作者:Ken Willis

上一篇:通过“自上而下”的方法将SI推向上游

 假设我们正在致力于PCI Express Gen 4串行链路的研发,数据的传输速率为16Gbps。再假设我们能够获得供应商提供的AC耦合电容、封装和连接器的模型,以及来自SerDes接收端的IBIS-AMI模型。接下来还需要PCB的走线和过孔模型,以及发射端的IBIS-AMI模型。假设供应商暂时无法提供这些数据,那就让我们先来解决PCB架构的问题吧。

PCB互连的预布局建模

PCB走线的建模可以从获取层叠结构开始,包括串联链路差分对的材料、电介质和导体厚度、阻抗、线宽以及间距。接下来,需要确定串行链路(通常与接地层相邻)的主要布线层,以便您可以生成适用的微带线或带状线模型。有了这些信息,下一步就是估算互连的长度。从这个层面上来讲, “布局规划” 或PCB的粗略布局是很有用的。您可以通过平面布局工具输入基本的PCB轮廓、层叠结构,从封装库中提取部件,甚至可以定义一些简单的网络,所有这些都没有一个正式的设计、完整的原理图或网表。

布局规划时,不要忘记AC耦合电容。它们将被放置于电路板的顶层、在SerDes器件附近、还是与大部分其它分立元件一起位于电路板的背面?这种选择会导致不同的过孔配置,所以在这一点上需要仔细考虑。在整个系统设计中,表面贴装连接器也属于这一类。

从平面布局中,找到串行链路的曼哈顿长度作为初始的PCB长度。将这些信息输入到SI工具中,为PCB的主要布线生成一个W-element模型,并将其放入SI的仿真平台。

图1:提取平面布局的曼哈顿长度进行布线前的走线建模(点击查看大图)

对仿真平台所需的其他走线模型也重复此过程,包括微带线的扇出走线、连接到AC耦合电容任一侧的走线等等。

使用PCB上的通用走线模型后,我们将开始关注过孔。过孔是板上几十或数千兆位串行链路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们通常代表整个信号路径中最大的“速度突变点”,优化这些过孔设计使其插损和回损最小,对高速率传输数据至关重要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,可能通过仅有微带线的布线消除过孔,但通常不会这样做。高数据速率串行链路的过孔数量当然应该尽量减少,但通常无法被完全消除。

图2:过孔不连续性“速度起伏”(Tektronix提供,点击查看大图)

钻孔直径、焊盘尺寸、反焊盘设计以及接地通孔都是设计中的关键因素。过孔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分支线长度,或者说是信号过孔的未使用部分,这可能引起信道中信号的反射。通过仔细选择布线层、利用盲孔或背钻等技术可以有效的控制分支线的长度。

图3:通过结构参数进行优化(点击查看大图)

关键参数的自动扫描可以显著加快串行链路的过孔优化设计。一旦确定了所需的过孔结构,就需要确认并将其应用在PCB的布线当中。传递这些过孔设计参数的自动化机制是非常有效的,可以确保它们在物理布局中按照预期实现,成为“正确的设计”,并且使过孔对最终眼图的影响最小化。

下一篇:IBIS-AMI建模

*原创内容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community.cadence.com。

space

相关阅读

  • SI工程师如何分析多千兆位串行链路、内存及接口
  • 汽车以太网应用的SI分析技术
  • DesignCon:Cadence与IBM联手讲授高级IBIS-AMI技术
  • SigrityTm SystemSITm产品页面

space

欢迎订阅“PCB、IC封装:设计与仿真分析”博客专栏,

或扫描二维码关注“Cadence楷登PCB及封装资源中心”微信服务号,更多精彩期待您的参与!

space

联系我们:spb_china@cadence.com

© 2025 Cadence Design Systems,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• Terms of Use
  • Privacy
  • Cookie Policy
  • US Trademarks
  • Do Not Sell or Share My Personal Information